又到了喝老白茶的好时节,随手一块,或泡或闷或煮,都是极好的选择。
尽管市场上已经出现饼干/芯片茶,巧克力砖茶等便捷的形态,目前还是无法撼动饼茶在人们心中的存茶地位。
饼干茶,巧克力砖茶等,相较于传统饼茶,更重于便携性与分享性,独立包装,一次一泡,无需担心异味,受潮,美观度等问题。
同时适合喜欢尝鲜的茶友交换分享,更快,更好地品鉴白茶的迥异风味。
而传统的饼茶,更适合收藏型的茶友,对比而言,大份量的饼茶更有利于陈化,用专业名词来说,叫“团队陈化”。即多饼的共同陈化速率比单饼快,单饼的陈化速率自然比饼干茶来得快。
所以,如果是边喝边存或收藏型的茶友们,茶饼则成了自然而然的一个选择,但饼茶的拆解,你真的“撬”对了吗?
工具
古语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刀撬?剪刀剪?锤子砸?徒手生掰?也不是不行,但可想而知,碎茶量大,影响品饮感受的同时,也容易伤到自己。
拆解老白茶,有专属的工具——茶刀和茶锥
(茶锥,形似粗针,茶友们习惯称为撬茶的“茶针”,但非六君子中的茶针)
茶锥
老白茶大多是松压型的,茶刀足以使用,更容易上手的同时,可更好的保持叶片的完整。
而紧压型的则需要用到茶锥,茶锥头部相对锋利,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适合撬茶的老司机。
手法
解老白茶,大抵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全拆解及部分拆解。
先来讲讲部分拆解,是比较常用的解茶方式,适合边喝边存。
①清理杂物,净手备茶
清理干净桌面的杂物,留下足够大空间放置白茶饼。然后净手,擦干,保持手部的干燥,避免手上水汽及异味被茶饼所吸收。
②松压,按压
在撬茶饼之前,先将茶饼饼窝朝上,轻轻按压一圈,使得茶饼内部变松,留空间便于撬茶。接着,将裹茶饼的白棉纸打开,并垫于茶饼下方或取干净器物承接,避免茶叶散落于外,造成浪费。
③固定茶饼,茶针侧入
从茶饼侧面,或从饼窝处找到相对松的切入点,平行插入,尽量可以深一些,拔出,在距离一公分位置再插入后,轻轻平抬向上,就能听到清脆的“咔嚓”声,选切入点时,尽可能地撬薄一些,便于冲泡。
④喝多少,撬多少
在撬取完后,需要及时将茶饼放回原包装内进行保存,以保护剩余茶饼不受潮,不吸异味,更好地陈化。
再来讲讲全拆解的过程,适合于预计短期内能喝完的情况。全拆解较于部分拆解,在于第三步的不同。
在①②的基础上,将茶饼平放或立起皆可,从侧面找到切入点,平行插入到最深,拔出,间隔1公分左右再次平行插入,拔出,依次插入一圈,回到最初的点,饼茶就已经是一分为二的状态。
接着将分层的白茶,用茶针分片,大概5g左右,装入准备好的茶叶罐中,随喝随取。
全拆解,将解茶的工序一次完成,省了每次品饮撬茶的步骤,但拆解后,茶饼暴露在空气的面积大大增加,也降低“团队陈化”的效率,增加变质的风险,需要尽快喝完哦!
品饮
有年份的白茶一般可以选择煮饮,尤其是贡眉,寿眉,煮饮的滋味更浓郁,汤感也更稠滑。而银针和白牡丹,不妨可以先泡饮五六道后,再放入壶中煮饮。
煮饮的方法可作参考:
1. 先将水加热,待水微微有气泡时,置入解好的茶/泡饮五六道后的茶;
2. 待水沸后(冒大泡时),关火,待玻璃壶余温让茶汤翻滚平静;
3. 出汤,观色,闻香,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