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之下从来不存在所谓的教育,只有残害

时间:2020-07-16 20:08:44 来源:淘折扣  阅读:(38) 收藏
转载:

有一个发小,初中毕业考得不好,家里不让他继续读书,跟着别人外出务工。同龄的小伙伴,大部分都还在学校,他却要早早直面生活的重担,确实是足够辛酸。我们为高考而日夜奋战时,他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游戏、赌博…

有一个发小,初中毕业考得不好,家里不让他继续读书,跟着别人外出务工。

同龄的小伙伴,大部分都还在学校,他却要早早直面生活的重担,确实是足够辛酸。

我们为高考而日夜奋战时,他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游戏、赌博……

我们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他的孩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

我们刚刚走出象牙塔,他被生活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看看我们,再看看他自己。他开始抱怨是当年家里不让读书,毁了自己一辈子。

他越来越急躁,越来越恐慌。

他怕孩子走上自己的老路,他要让孩子考好大学,将来挣大钱。

但他却想不到别的办法,除了打。

自己打着零工,聊以糊口。

没活干的时候,就在家玩游戏,或者叫几个狐朋狗友到家喝酒、打牌。却要孩子在一旁认真读书写作业,否则就得挨打。

通知开家长会,第一反应是孩子在学校捣乱,先打了再说。

打牌输了钱,找不到工作,工作太累,生活没保障……一切让他觉得不痛快,对生活感到失望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打孩子。

因为他觉得打孩子,能让孩子有出息,将孩子的未来,自己的下半辈子,都寄托在“打孩子”上。

然而,孩子的成长和他理想中的样子完全背道而驰。初中没毕业,学会了抽烟、喝酒、通宵上网、满口谎话……

很多父母可能只是不愿意,也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就拿孩子当出气筒。

除了动手,他们再找不到管教孩子的方法。

教育,成了他们施暴的完美借口。

然而,暴力之下从来不存在所谓的教育,只有残害。

打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而且还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第一、严重损伤孩子的智力发育。

在享誉世界的美国范德堡大学,著名儿科医生莎丽巴尔金对二到九岁的孩子进行了认知研究,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智力认知水平比不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低。

第二、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肉体疼痛的体验,并不能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平和是非观念。迫于威慑,孩子可能一时停止不恰当的行为,但并无法从意识上认知错误。就如前文所述,孩子因为丢了铅笔而被毒打,他们并不会想办法避免铅笔丢失,而是去偷同学的铅笔。毒打,只能让孩子想办法逃避惩罚,而不能认知错误。

第三、不孝的孩子多是打出来的。

棍棒底下不仅不能出孝子,而且多出逆子。父母本来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的人,不恰当的毒打会让这种亲近丧失,留下无法消除的阴影与恐惧。等到他们能够独立时,会第一时间逃出“魔掌”,再不回来。

第四、埋下暴力的种子,把孩子推上违法、犯法的道路。

德克萨斯大学伊丽莎白·格肖夫有一项历经50年的研究成果,用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父母打孩子会导致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出现违法或者反社会性的行为。长大后,则会制造家暴或直接触犯法律。此外,这个研究还同时指出,打孩子会增加校园暴力事件的概率。

第四、加剧孩子恐惧、焦虑与自卑。

早在2003年,就有关于打孩子会如何改变大脑化学物质的研究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陷入恐惧、焦虑与自卑的负面情绪中。

打孩子和教育孩子,完全没办法相提并论。

觉得打孩子就能让孩子成才的父母,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无能,要么是在自欺欺人。

4个宝贝
标签:

热门排行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扫描二维码打开

周一至周六

9:00-22:00                  

淘折扣  滇ICP备2023000592号-3   滇公网安备53230102000530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2300MAC2D0R706  Copyright © 2010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