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期总流口水,四步教你拒绝口水疹

时间:2020-07-14 23:58:30 来源:淘折扣  阅读:(30) 收藏
转载:

宝宝到了6个月后,正处于长牙阶段,乳牙的萌出会刺激口腔神经和唾液腺,导致口水增多,小嘴巴周围总是黏黏糊糊的,如果宝妈们护理不当,就容易引发口水疹。秋冬季是口水疹高发期,一般常发生在2个月-1岁左右宝宝的身上。口水疹,是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

秋冬季是口水疹高发期,一般常发生在2个月-1岁左右宝宝的身上。口水疹,是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尤其是到了宝宝出牙期,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增多,从而进一步刺激牙龈神经,使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这就增加了宝宝口水疹的发生几率。

宝宝的皮肤娇嫩,很多宝妈能够发现宝宝的口唇周围的皮肤有起干皮、发红、起疹子的情况,情况严重的皮肤还会出现小裂口,宝宝发生口水疹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护理,宝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一、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让宝宝流口水时,如果家长不及时用棉巾擦拭,容易使唾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表面,酸性的唾液会腐蚀宝宝的娇嫩的皮肤,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出现口水疹,因此当宝宝流口水时宝妈要用口水巾及时擦干,保证肌肤的清洁干爽。

具体方法:当宝宝流口水时,家长要及时用柔软、吸水性强的纸巾或口水巾轻轻地按压,吸干宝宝流出的口水,尽量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口水长时间刺激嘴巴周围的皮肤。

家长在给宝宝擦拭口水时,注意应该用棉巾轻柔地按压口水,不可用力反复摩擦,以免造成宝宝的皮肤破损,最好选用长纤维,不容易起球掉絮的棉巾,更加亲近宝宝的皮肤,避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

二、涂抹油脂,缓解刺激

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和其他的酸性物质,当唾液流到嘴巴外面的时候,便会刺激口唇周围的肌肤,引发口水疹。为了避免宝宝肌肤过于干燥而发痒,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唇部及脸部周围,擦拭适量油脂类的润肤霜,能够在皮肤和口水之间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

具体做法:宝妈在清洁双手之后,蘸取适量的润肤霜涂抹在手心,然后双手对搓将润肤霜有晕开,然后双手从宝宝嘴巴外圈的皮肤向外逐渐扩散,可以边涂擦边进行轻柔的按摩,有助于促进油脂的吸收。

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口唇周围的皮肤会逐渐变干燥,皮肤的保护膜也会变薄,可以在口唇周围涂抹适量的润肤油脂面霜,这样能够有效隔离局部皮肤和唾液的接触,也有利受损的皮肤恢复正常。

三、练习咀嚼,锻炼面部肌肉

1岁之前的宝宝吞咽能力未发育完全, 有时候宝宝爱流口水是因为面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咀嚼和吞咽能力还不够熟练,并且口腔比成人的较浅,口水自然容易流出来了,妈妈可以让宝宝咀嚼固体的食物或者啃咬磨牙工具,锻炼宝宝的面部肌肉,增强他的吞咽能力,减少口水流出。

(1)添加磨牙食物

具体做法:磨牙饼干是需要口腔唾液分泌才能缓慢融化的坚硬食物,不仅能够添加营养,而且能够有效训练宝宝的吞咽能力。但是注意不要让饼干影响喝奶和辅食,建议在两餐之间吃饼干,并且每次食用量保持在20g-50g左右。

(2)使用磨牙工具

具体做法:给宝宝准备一个圆形的磨牙工具,宝宝在啃咬的时候,圆形的磨牙工具能够将宝宝的口腔横向撑开,可以将口腔周围的肌肉横向拉扯训练,从而使宝宝的口腔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吞咽能力,减少口水的流出。

对于出牙期的宝宝,唾液分泌更加旺盛,家长可以适当的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最佳的时期是6-12个月,如果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宝宝的咀嚼能力就容易减弱,如果宝宝的牙齿发痒,可以给他准备一些磨牙工具,但是要注意要定时亲清洁消毒,以免滋生细菌。

四、做好口水隔离,防止细菌侵袭

宝宝长时间流口水,口水巾和衣服上难免会沾上唾液,再加上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便成为了细菌易滋长的场合,从而刺激宝宝的皮肤,加重口水疹的症状。因此宝妈要经常给宝宝更换和清洗口水巾,减少细菌的滋生。

具体做法:宝宝可以准备3-4个口水巾给宝宝更换,如果宝宝的口水分泌过于旺盛,可以每隔3个小时左右更换一次。此外在清洗之后,尽量不要挂在室内风干,最好放在在室外晾晒,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和紫外线,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宝宝口水多都是阶段性的,随着宝宝的牙齿萌出、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增强,宝宝流口水的情况便会逐渐减少,只要妈妈们护理得当,宝宝还是会免受其害的。但如果到了2岁的宝宝还是会经常流口水,可就要注意一下了!

4个宝贝
标签:

热门排行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扫描二维码打开

周一至周六

9:00-22:00                  

淘折扣  滇ICP备2023000592号-3  Copyright © 2010 - 2021 https://www.bga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