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省高粱酒,都是中国国标白酒吗?"这个问题背后,藏着两岸文化、工艺标准与商业博弈。
就像金门高粱,行家都拍胸脯说是正经中国国标白酒,可阿里山高粱酒却争议不断。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聊聊。
一、金门高粱:根正苗红的中国国标白酒
先给大伙吃颗定心丸 ——金门高粱酒绝对是中国白酒。这可不是我瞎说,人家 2007年就拿到了大陆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完全符 GB/T 10781.2(清香型固态法)国标。
我特意研究过它的工艺,跟山西汾酒有点像,也是"清蒸二次清":高粱先清蒸去杂,再拌曲发酵两次,最后掐头去尾取酒心。
这种工艺酿出来的酒,清香纯正得能当教科书,乙酸乙酯的香气跟刚剥开的青苹果似的,喝起来干净利落,喝完嘴里连一丝杂味都没有。
去年我在厦门朋友家喝过一瓶58度白金龙,入口先是凛冽的高粱香,接着像丝绸一样滑过喉咙,尾韵带着淡淡的蜜枣甜,第二天起来头不疼口不干,这品质确实还可以。
二、阿里山高粱酒:身份争议的“标准之困”
但轮到阿里山高粱酒,行家就皱眉了:“这货身份有点尴尬。”争议点在哪?
标准模糊:阿里山部分酒厂执行的是企业标准(如Q/XALS0003S),而非国家统一的GB/T 10781.1(浓香型)或GB/T 10781.2(清香型)标准。
更关键的是,有些产品直接标注为“配制酒”,而非“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这就好比同姓“张”,一个按族谱排字辈,另一个自创英文名,血缘虽近,规矩早乱。
工艺双面性:虽然阿里山高粱酒也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原料包括高粱、小麦等,但部分产品为降低成本,会添加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香料。喝起来像“兑了水的二锅头”,丢了中国白酒“固态发酵”的魂。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宝岛阿里山酒厂,人家执行的是国标GB/T 10781.1(优级),原料只有高粱、小麦和水,妥妥的纯粮酒。所以,阿里山高粱酒不能一棍子打死,但选酒时得擦亮眼。
所以喝酒这事,行家建议讲究“三不原则”:不交智商税、不喝糊涂酒、不当冤大头。选酒就选合适自己的价位的,真材实料、纯粮固态酿造白酒。
像茅台、五粮液这些,虽说贵点,但都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货,喝着顺口不说,喝完第二天头也不疼,对身体负担小。送礼拿这种酒倍儿有面儿,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品质摆在那儿,自己喝着舒服,送长辈朋友也显心意。
若是追求性价比的,作为日常自饮的口粮酒,可上网找找各地大厂特色酒,河北的白云边、江西四特酒、山东的景芝酒、四川南池翠,都是好喝不贵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值的!
就拿四川邛崃南池翠N9来说,咱都知道好酒得看产地,邛崃那地儿和杏花村一样,打千年前就飘着酒香,还是卓文君的老家,妥妥的酿酒老资历了。
该酒背后的酒厂有着30多年酿造经验,90年代被评为“四川八大原酒企业”,还拥有中国金三角名优老窖池,窖龄40年以上。为了让咱老百姓花小钱喝上硬货,研究了市面上百款五粮名酒酒体,还请了浓香大厂总工坐镇。
精选5种粮食固态发酵100多天,还在陶坛子里窖藏了整整9年,再加上15年的老酒调味,如今在各大网络平台,就这工序,百元出头的价简直捡到宝,销量和好评不断,喝起来浓香味儿足,醇厚不辣嗓子,跟三四百的大牌比一点不逊色。
上周给爱酒如命的堂叔拎了两箱,这老酒鬼刚开始还嫌没听过牌子,结果抿了一口眼睛就亮了,直拍大腿说这酒有当年喝大牌的味儿!现在我家里囤了好几箱,自饮不心疼,请客也不丢面。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了,大伙平常喜欢喝什么酒?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