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时间:2025-05-14 01:06:43 来源:淘折扣  阅读:(11) 收藏
转载:

全媒体记者张长剑 文/ 图 周垒坡【古城味道】在八朝古都开封,鼓楼街区的青砖黛瓦间飘荡着一缕穿越时空的甜香。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老五福"糕点铺,以146年的时光雕琢,将中原糕饼文化凝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标本,用匠人指尖的温度守护着城市的集体记忆。

全媒体记者张长剑 文/ 图 周垒坡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古城味道】在八朝古都开封,鼓楼街区的青砖黛瓦间飘荡着一缕穿越时空的甜香。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老五福"糕点铺,以146年的时光雕琢,将中原糕饼文化凝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标本,用匠人指尖的温度守护着城市的集体记忆。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百年商号见证中原饮食文明

创始之初名为"福盛恒"的老字号,在第二代传人马运五手中完成历史性蜕变。这位深谙经商之道的回民商人,将五子承业的家族愿景与"五谷丰登"的农耕文明密码巧妙融合,1914年更名"老五福"之际,五家分店如梅花般绽放在汴梁城。青石柜台上的铜钱纹饰、黄杨木模具的年轮肌理,都镌刻着中原商业文明的基因图谱。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非遗技艺里的时间哲学

省级非遗传承人梁红军的工作台前,18道古法技艺正在苏醒。"三蒸九揉"的太极手劲让面团呼吸,"千层开酥"的七十二折造就云片质感。当季玫瑰需经百日窖藏方成花酱,山枣必选霜降后摘取才显醇厚。这种与节气同频的慢工细作,恰是工业时代稀缺的时光艺术。第五代传人姚赟哲创新推出的"宋韵茶点"系列,让古法酥皮包裹茉莉冷萃,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美食对话。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荣誉墙上的城市记忆

斑驳的"中华老字号"铜牌旁,1956年的"公私合营模范单位"奖状与2018年的"中原伴手礼金奖"相映成趣。每块褪色的木匾都是城市发展的年轮:1954年支援治淮工程的慰问品订单、1982年开封首届菊花文化节特供凭证、2008年汶川地震连夜赶制的赈灾糕点记录...这些荣誉背后,是四代匠人对"食以洁为先,味以正为宗"祖训的坚守。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涅槃重生的文化坚守

2008年旧城改造时的四次迁址,让这家百年老店经历了凤凰涅槃。当梁红军在新天地重悬"老五福"金字匾额时,排队的人潮中有三代同堂的老街坊,也有按图索骥的年轻食客。如今,清明祭祖的蜜三刀、中秋团圆的五仁月、新婚纳吉的龙凤饼,仍在续写着中式糕点与人情社会的温暖叙事。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在机械化生产席卷食品工业的今天,老五福的匠人们依然保持着对手工温度的敬畏。当第一炉核桃酥的香气漫过鼓楼广场,这座古城便又一次在晨光中找回了自己的味道坐标。这份跨越三个世纪的甜蜜坚守,不仅留存着开封人的乡愁记忆,更守护着中华饮食文明的精神原乡。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开封非遗百年老店老五福:舌尖上的文明密码与百年匠心传承

标签:

热门排行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扫描二维码打开

周一至周六

9:00-22:00                  

淘折扣  滇ICP备2023000592号-3  滇公网安备53230102000530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2300MAC2D0R706 Copyright © 2010 - 2025 https://www.bga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