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 明月湖院所改革转型见成效

时间:2025-05-11 19:31:29 来源:淘折扣  阅读:(11) 收藏
转载:

仅用3年多时间,明月湖的绿航佳航空科技公司(下称“绿航佳”)就走出了国门,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直升机改装业务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开始“布点”。

仅用3年多时间,明月湖的绿航佳航空科技公司(下称“绿航佳”)就走出了国门,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直升机改装业务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开始“布点”。

绿航佳是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下称“绿航院”)孵化企业,2021年成立,专注于各类直升机技术改装。

绿航佳的成功和快速发展,让一度陷入困境的绿航院渐渐摆脱了泥潭。

绿航佳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绿航院的孵化企业,根据股权设计,绿航佳会在每年的营收中“反哺”绿航院。

破而后立 明月湖院所改革转型见成效

绿航佳基于EC135型直升机改装的STC机型。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孵化企业的成功,让绿航院真正实现了涅槃,不仅是‘活’了下来,更是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绿航院执行院长胡瀚杰表示。

据介绍,去年初开始,绿航院开始改革转型,简而言之,把院内的投融资、市场、财务部门直接作为院孵企业的相应部门开展工作。在不增加前期负担的情况下,使孵化企业迅速精通技术、财务、投融资、市场等,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

截至去年底,绿航院累计孵化专精特新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企业18家,年产值超千万企业5家,涉及全复材航空飞行器制造、混动航空发动机、新型转子发动机、预瞄式主动减震装置、工业编程语言、低空立体空域管理及数字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改革转型,其本质是“刀刃对内”,不破不立,向市场要效益,向市场要生存。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绿航院改革转型成功不是个案,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下称“生物研究院”)也是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生物研究院的转型改革始于去年8月,按照两江新区对深化科技创新服务机制改革的部署,严格执行“人员跟着项目走”,将更多资源倾斜于原创研究、生物制造产品研发及技术服务工作,后期的商业化工作交给明月湖的技术经理人等更专业的人去完成。

去年11月,生物研究院依托核心研发成果获得了5000万元投资,其“种子细胞”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生物研究院院长谢海琼表示,目前团队正紧扣市场需求,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结合,抢抓产业发展新风口,力争在今年推动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实现高水平转移转化。

破而后立 明月湖院所改革转型见成效

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对刚生产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进行初测。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据了解,2023年12月,两江新区发布《两江新区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这是全市首个聚焦新型研发机构的专项扶持政策,由此掀开了科研院所转型优化的改革序幕。

作为全市新型研发机构重要集聚区和加速建设中的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两江协同创新区提出科创生态加速构建等“3大行动”及促进院所协同创新等“12项任务”,而院所改革转型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去年伊始,明月湖根据“若干措施”,在运行机制体制、产业化运营、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科技金融引进、人才引育、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院所进行赋能。院所加快市场化“接轨”进度,从科技供给、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正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孙建和)

标签:

热门排行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扫描二维码打开

周一至周六

9:00-22:00                  

淘折扣  滇ICP备2023000592号-3  滇公网安备53230102000530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2300MAC2D0R706 Copyright © 2010 - 2025 https://www.bga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