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三月份新势力销量榜出炉了,一夜之间,整个车圈都安静了——安静得像被扔了个炸弹,炸得大家都懵了。

先上干货:
•第三名,小鹏汽车,卖了33205台。
•第二名,理想汽车,卖了36674台。
•第一名,零跑汽车,卖了37075台!
对,没看错,零跑——那个曾经被人瞧不上、说什么“二线新势力天花板”的零跑,干翻了理想、小鹏,自己冲上了榜首!
很多人一脸问号:零跑?不是那个总感觉存在感稀稀拉拉的小公司吗?怎么突然就起飞了?
闷声发大财,零跑不是浪得虚名
其实零跑早就开始默默憋大招了,只是大多数人没看懂。2024年,零跑全年交付29.37万台,直接干到新势力品牌第三,而且在第四季度实现了盈利。注意,不是那种“PPT盈利”,是真金白银数钱的那种盈利!

这一仗,零跑不仅证明了自己能造车,更重要的是,它成了继理想汽车之后,国内新势力里第二个真正盈利的品牌。你以为这很容易?放眼整个新势力阵营,一堆卷生卷死的,还在融资、烧钱、喊口号,零跑已经偷偷把钱赚了。
这波操作,我得佩服。零跑不是靠吹牛,不是靠“画饼”,是老老实实地靠产品、靠市场,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有一说一,我一个朋友去年买了台零跑C11,原来以为就是“便宜又大碗”,没想到开了一年下来,质量稳定得出奇,连我都被圈粉了。)
零跑B10上市,把智能驾驶卷到10万级
有些车企,卖到30万还在拿着什么“准L2级辅助驾驶”当卖点,零跑直接一脚把牌桌掀了。4月,零跑B10全球上市,起售价9.98万元,最狠的是:把智驾系统直接下放到了10万级SUV!

10万块钱,原来只能买个代步车,现在直接能上智能辅助、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的水平,真的是把性价比做到极致了。
这招一出,直接赢麻了。年轻人根本扛不住这波诱惑——毕竟钱包有限,但梦想得照样大,零跑就正中红心了。
回头看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动不动20万、30万起步,连个像样的辅助驾驶都要加几万块选装?零跑B10这一脚踹得够狠,直接打了不少车企的脸。
销量破70万,零跑靠的是什么?
零跑不是靠玄学,也不是靠情怀,它靠的是——技术进步、产品扎实,还有一点,超凶的价格策略。

这两年,零跑在三电技术、智能化布局上下了血本,像自研的电驱系统、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不吹不黑,在业界也算一流水准了。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到处炫技,但懂行的人都知道,零跑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再加上不玩花里胡哨,车型配置实打实、用料也够厚道,就算是10万级入门版,也能给到主流智能化体验,这种打法,对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来说,简直是直击痛点。
我身边有好几个同事,之前根本没考虑过零跑,结果最近被价格打动去试驾了一圈,回来说:一句话,总算找到既能开得爽、又不会倾家荡产的新能源车了。
零跑的隐忧:能走多远,还是个问题
当然,咱说话也不能只挑好听的讲。
零跑今天能爆发,固然漂亮,但未来能不能稳住,还得打个问号。原因有三点:

第一,品牌认知度。
虽然销量上来了,但零跑在很多人心里,还停留在“平替小鹏”“小作坊出品”的印象。要走得远,光靠价格战是不够的,还得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第二,体系能力。
零跑过去几年体量小,动作灵活,但随着规模放大,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渠道布局这些短板会越来越明显。一旦出问题,很容易被放大成口碑危机。
第三,行业大环境。
现在整个新能源市场卷得飞起,比亚迪自己都在自我革命,传统巨头像广汽、上汽也开始发疯,连苹果都铩羽而归,留给新势力的窗口期正在快速收窄。零跑如果不能快速突破,很可能昙花一现。
写在最后:零跑这步棋,走对了

零跑今天的成绩,不是偶然,是提前布局、稳扎稳打的必然结果。
它用最接地气的打法,在疯狂内卷的新能源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给了所有新势力一记警醒:别老想着玩情怀、画大饼,消费者要的是实打实的好车、好价格。
当然,零跑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想成为真正一线品牌,靠的不只是“性价比”,而是产品力、品牌力、体系力的全面升级。
这场新势力大逃杀,才刚刚开始。零跑已经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看它能不能顶住风浪,继续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