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一眼看过去,那些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怎么跟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长得不一样了?”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尤其是看到一些知名的华裔明星或者身边的华裔朋友时,常常会感叹,“咋这么像外国人呢?”
有网友一语道破真相:“相由心生呀!”没错,美国华裔的长相差异,背后可能正是文化、饮食、语言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他们为什么和中国人看起来差那么多?到底是什么因素改变了他们的外貌和气质?
饮食文化大不同
要想理解为什么美国华裔看起来不像中国人,咱们首先得从饮食开始说起。
饮食文化这个东西,你可能说它和长相有什么关系?可你想想,饮食不仅仅是吃,还是影响身体构成、基因传递、甚至是整个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我们知道中国传统饮食多以米饭、面食和蔬菜为主,而美国的饮食习惯则以肉类、快餐、汉堡、薯条为主。
美国的饮食文化带着浓烈的西方特色,偏向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肉类和乳制品的摄入量也比中国要高得多。
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华裔,尤其是孩子,逐渐会改变身体的结构:身高增加,骨架变大,甚至肌肉更加发达,体型和中国同龄人对比,明显有了变化。
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更有趣的是,饮食习惯会直接影响面部骨架和肌肉的发育。西方人的饮食结构更偏向肉食,吃肉的习惯让他们的面部骨架逐渐变得更加立体,而中国的传统饮食多以素食为主,面部轮廓往往显得更加柔和。
因此,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孩子,他们的骨架和面部结构,尤其是脸部的轮廓,慢慢会呈现出“西化”的趋势。
通过吃饭,不仅是长高了,还能让长相“长”得有点不一样。
尤其是随着“美国化”的加速,他们从小就开始喝牛奶,吃汉堡,而这些食物对面部肌肉的影响,可能让他们从“黄种人”的面容,逐渐朝着“欧美化”的趋势发展。
语言与文化影响面部表情
接下来,我们要聊的就是文化和语言对面部表情的影响。
在中国,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笑不露齿”是很常见的礼仪之一。那时候,微笑通常不那么夸张,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笑多了,尤其是露齿笑,会显得过于“轻浮”或“不拘小节”。
这种文化影响了中国人普遍的表情管理,使得很多中国人在面对陌生人时,往往保持着较为内敛的微笑。
但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笑容是社交的一部分。
人们被鼓励展现自己的情感,笑容越灿烂越自信。在美国,笑得露齿不但不尴尬,反而会被认为是积极、热情的表现。因此,华裔在美国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接受了这种社交习惯,笑容自然变得更加开放和外向,甚至夸张。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华裔,他们笑得比中国人更加灿烂、张扬,不再拘泥于传统文化中的内敛和含蓄。
而这种笑容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他们面部的肌肉发育。长期保持这种“宽广的笑容”,加上语言的文化差异,逐渐让他们的面部线条变得更加流畅、更加洋气,笑容也比中国人更加“西化”。
因此,很多人看华裔长大后,发现他们笑起来的样子和中国传统印象中“大方含蓄”的笑容不太一样,更像是西方的“开放式笑容”。
西方审美影响
接着,我们得谈谈西方社会的审美标准如何影响华裔的外貌。西方社会普遍追求立体的五官和鲜明的轮廓,尤其是高挺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睛。
而在中国,传统审美更偏向于柔和、精致的面容。虽然随着时代变化,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标准也在逐渐多元化,但总体来说,细腻和自然仍然是主要的审美趋势。
在西方的电影、广告、社交平台中,女性更倾向于表现出明显的五官对比,男性则追求坚毅的面部线条。
这种审美标准自然影响了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二代。
他们的美学观念与原生家庭的文化背景逐渐融合,很多华裔在打扮、化妆上都采用了西方的方式,更注重立体感和面部轮廓的展示。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整形技术的普及,很多华裔在追求美丽的过程中,也会受西方审美标准的影响,选择去做一些整形手术,例如隆鼻、割双眼皮等。这些手术虽然并非每个人都会做,但它们的存在和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华裔外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身材高大、五官立体,眼睛也更大,嘴巴也更有“线条感”,这些特征让他们在外形上看起来与传统中国人的形象有了明显的不同。
总之,西方社会的审美标准无形中影响了华裔的外貌,逐渐塑造了他们的“洋气”长相。这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融合,更是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审美变化。
参考资料
移民国外,华人会长得越来越像当地人?.界面新闻.2017年06月01日
为什么在血统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土生中国人和土生华裔的长相有明显的区别?.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