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爸妈喜欢将自己宝宝跟同龄的孩子做比较,当发现自己的宝宝相对弱一些,就会非常忧心。其中,爬行、走路、说话就是爸妈必定要对比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一样,爸妈应尽量避免比较。只要体检正常,爸妈就不需要太担心,日常也可以多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针对宝宝的语言能力进行锻炼。

一、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语言发育情况
①1-3个月
1个月大时,宝宝就能听出妈妈的声音,跟他说话时,他会感到更安心。2-3个月大时,你会开始听到宝宝发出唧唧咕咕声,而且会重复一些元音。
②4-7个月
4个月左右,宝宝就开始牙牙学语,但你可能还听不清他在说什么。6-7个月时,宝宝开始模仿说话的声音,你可以试着教他一些简单的音节和词语,比如,爸爸、妈妈、宝宝、抱抱、狗、猫等。
③8-12个月
快满1岁时,前几个月的唧唧咕咕声已经被比较清晰的音节取代。为了增强宝宝的理解能力,父母要尽量多和宝宝说话。

④1岁
刚开始可能只有你能听懂他在说什么,不用着急,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把话说完,并告诉他正确的发音。
⑤2岁
2岁大的宝宝不仅明白你讲的大部分内容,词汇量也在飞速扩充。能理解包含2-3个要求的指令,比如“去房间,把小熊公仔拿来”。这个时候,即便不熟悉的人也能听懂他说的大部分话了。
⑥3岁
到了这个时候,宝宝一般能讲出3-4个词组成的句子,并会模仿大人大部分的发音,有些孩子甚至“话痨”一样说个不停,问个不停,父母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做出回应。
⑦4-5岁
宝宝的语言能力在4岁左右会有重大进步,基本上可以准确地发出大部分语音,除了少数音可能咬不准。有些宝宝可能还会从外界学到一些粗话,这个时候父母的干预及引导及为重要。
二、锻炼宝宝语言能力的方法
1、强化新生儿的听力

利用宝宝醒着的时间,换尿布时、喂奶前等时间,多和宝宝说话,即使你说的话宝宝听不懂也没有关系。跟宝宝说话的同时,还要逗引宝宝发声,这些都有利于宝宝早期的语言学习。
这款故事机整体感觉做工细致,没有异味,各个部位都很顺滑,不会划伤宝宝细嫩的小手。 除了上一首、下一首、播放停止外,还有诗词、儿歌、故事、国学和蓝牙,可多方面的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此外,硅胶材质的兔耳朵设计,安全环保,也不怕宝宝用牙咬 。
2、丰富宝宝的身体语言
接近一岁的宝宝,词汇掌握增多。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和手势,能让大人更好的理解他。如宝宝会抬起胳膊让你抱;在你怀里扭动身体,表示要你把他放下来。平日里,父母和宝宝相处时,不妨加入要协调手、胳膊、面部表情和简单词汇的手势游戏,通过丰富的身体语言,调动宝宝表现自己意愿的积极性,为日后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款手偶玩具,采用柔软的面料制成,触感舒适,手感顺滑,能够紧密贴合宝宝肌肤。头部PP材质填充,柔软饱满,使得整体非常立体。5个不同的造型,萌态十足,可满足宝宝不同的需求。爸爸妈妈平时带上它,可以模仿各种小猪佩奇的叫声,和一些有趣的动作,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还能让其加入游戏之中来。
3、鼓励宝宝多用语言表达

(1)挑选关键词
宝宝要到一岁半以后才会说出较多完整的句子,但很早就会说句子里的关键词。挑选关键词对懒说话、喜欢用手去指的宝宝来说尤为重要。父母和宝宝说话,要放慢语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去表述,让宝宝抓住话的意思。
(2)玩文字游戏
宝宝喜欢跟自己身体部位有关的游戏,玩几次脚趾头之后,他很快就知道脚趾头是什么了。节奏感强的游戏,如数数和玩手指,以及一边唱歌一边配上动作,对鼓励孩子运用手势和关键词特别有用。过一段时间,当你唱一首歌的开头,宝宝就能接着唱下去了。这样的游戏,让宝宝在学习语言的过程更觉有趣。
这是一款专为0-3岁宝宝出版的幼儿发声歌曲游戏书,精选了300首经典儿歌,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然界,开发智力。而且还能够帮助宝宝矫正口语发音,并培养他们的语音连贯力和表达力。
(3)边看绘本边聊天

这是帮助宝宝认识词语与物体之间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宝宝有了进步时,你可以用水平高一些的绘本,指着插图问他,“小狗在哪里?”,帮助宝宝把书里的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物体联系起来。
这款来自阳光宝贝品牌的启蒙认知卡片,内含各类动物、植物图文并茂,贴心圆角设计,光滑无毛边,不怕划伤宝宝手掌。父母在教宝宝说话时,更教会了宝宝对动植物的认知。
【小辣提示】
在锻炼宝宝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付出对宝宝语言能力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