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所以,让孩子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可是有些家长说自家的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呢?

一、缺乏运动的危害
1、降低孩子的身体素质
虽说现在是知识竞争年代,但是,无论学习压力多重,学习任务再繁多,都不应该忽略了孩子的运动锻炼。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使得孩子的身体素质大大提高,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孩子的抗病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2、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可是,如果孩子缺乏运动锻炼,反而是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容易让孩子的智力发育受阻,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
3、孩子的精神面貌较差
现在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一大堆的功课和辅导班兴趣班给填满了,孩子自然就缺少体育锻炼。若是孩子的学习压力大,又做不到劳逸结合,会使得孩子的精神面貌变差,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造成危害。

二、找到合适的运动
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各种不同的活动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作为父母,首先就要去了解各种运动的意义和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去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几项最适合的运动项目,当然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

1、攀爬运动
攀爬活动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耍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孩子攀握攀爬运动的技巧,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使他们身千更灵活,反应更敏捷。每当孩子攀爬到一个新地方,由于距离高度的变化,给孩子的视觉带来新的感觉和体脸,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又有助于孩子从新的角度去观察环境。

2、户外奔跑
户外奔跑注意不是长跑,儿童不适合进行长跑训练,儿童只适合自由的嬉闹式的奔跑,时间也需要控制。选择相对柔软的跑步场地,还要注意周围有没有尖锐物品。另外在跑步时一定要为孩子穿上合脚透气的儿童运动鞋跑步,而且运动鞋一定要具有防滑和减震的功能,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孩子的脚,千万不要穿凉鞋和布鞋跑步,很容易扭伤脚。
3、球类运动
不管是踢球、运球、排球,投掷球、躲避球都对儿童全身发育都是非常好的。但注意小一点的孩子不适合练习网球等球拍类的运动,对肌肉生长不好。
4、健身操或舞蹈
适当的舞蹈类训练有助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的形体发展,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还有助于锻炼肢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培养审美情感,提高身体素质。
5、团体游戏
通过玩耍,儿童了解自己的周围世界,在玩耍中培养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秩序感。通过玩耍,儿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

6、骑自行车
如果团队运动不适合孩子,可以选择更换一些其他的运动,比如网球或者高尔夫球。如果问题出现在孩子不喜欢竞争,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骑自行车等同样对健康有益。
三、养成运动的习惯
运动贵在坚持,制定好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后,还要让孩子长久地坚持下去,让孩子爱上运动,并坚持不懈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孩子在运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如果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但无法培养出宝宝运动的习惯,还可能会造成反作用。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的父母很难在行为上给孩子积极的示范。所以父母一定要强化自己运动健身的意识,要做到“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

2、让运动融入生活
运动与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大人应该善于利用环境资源,捕捉生活中的锻炼机会。比如住在高层楼房的,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拒绝电梯”,还可以在节假日里来个爬楼梯比赛。在家庭“体育”中,运动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在共同活动中放松精神,感受休闲的乐趣。

3、制造运动乐趣
对孩子来说长期进行某向运动难免会觉得枯燥,他们不比大人,大人可以靠自己的毅力去坚持,但毅力用在孩子身上有点过早,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比如给枯燥的运动制作出乐趣来。
4、适当给予孩子鼓励
多对于孩子的运动行为和付出要加以肯定和鼓励,适当的奖励能促进孩子的运动兴趣,更加努力地去坚持运动。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对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很有益处的。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到各位家长们,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