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在18个月后,直肠括约肌和膀胱逐渐发育成熟,能持续几个小时不尿裤子。行走稳定后,慢慢开始能自己穿脱裤子。对尿湿或排便弄脏的纸尿裤会主动告知家长。这时家长可以尝试在家中建立适合宝宝自主排便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宝宝独立如厕。通常来说衣着轻便的夏季最适合,宝宝穿脱裤子更容易,不会因为一时不顺利产生挫败感。如厕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宝宝可能会有阶段性的倒退,这期间需要家长的耐心和配合。
|||— ❶ —|||
儿童坐便器
家用的儿童坐便器建议选择便槽可拆分清洗的款式,在清理善后时更卫生。同时考虑到宝宝坐在上面的安全,底部稍宽、带有防滑条,才能防止宝宝侧翻或打滑。利其尔这款坐便器可将上方的马桶圈拆分,加装在成人的马桶上。底部带有盖子,还可以变身为脚踏凳子。一物多用,非常强大。
|||— ❷ —|||
多用便携式马桶圈
进行如厕训练后的孩子,在长途旅行这种外出场合,穿回尿不湿可能造成如厕倒退。自驾游或外宿住酒店时,建议携带一个折叠的便携式马桶圈。公共洗手间条件不足时,用清理袋一套就是一个移动式小马桶。对酒店的马桶卫生状况没有信心,也可以加装宝宝专属的马桶圈。
|||— ❸ —|||
内裤
用纯棉的内裤代替尿不湿是如厕必经的一步。让宝宝感受尿湿裤子的不舒服,能更快的养成规律如厕的习惯。内裤选择需要注意尺寸,不宜过紧。平角裤比三角裤包裹性更好。
|||— ❹ —|||
隔尿垫
习惯了穿内裤的孩子,可能会慢慢的不爱穿纸尿裤,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是。既能让宝宝更舒适,又不怕尿床,这就需要一片足够大的隔尿垫。在宝宝贴身的床单下面垫上隔尿垫,大大减少了妈妈的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