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现在很多白手起家年轻人工作后第一个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小车。而大部分购车人都是以车的价格、外观等先入为主,忽略了车子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所以今天就挑几个开车坐车常用的细节和小知识。
既然是车,无论驾驶者还是乘坐者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坐,所以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长途驾驶和乘坐。
现今市场上很多热卖的很多紧凑型包括中型轿车的前后排座椅纵深都很浅,常见的就是前排只有450mm,后排只有400mm。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显得前后排腿部空间特别宽敞,但是当你坐上去就像坐个小板凳,大腿缺少承托,短时间不会如何,过长时间会大腿处于屈膝压迫状态。
特别是家里有长辈、老人需要乘坐的,更要对座椅的尺寸细节在购车时加以对比,特别是后排座椅靠背过于陡直也影响乘坐舒适性。所以不要为了看似宽敞的空间忽略了座椅设计。
车门储物格
在我国有超过百家造车企业在竞争,都想分一杯羹。所以很多车企为了车内空间的视觉效果上看起来宽敞,会把车门上的储物格设计成弧形的凹字形,再把车门里面的拉手去掉,直接在车门玻璃升降按键旁设计一个凹槽用于拉门。
这样做确实是让车子看起来很宽敞,但却牺牲了储物空间为代价。这样设计后前车门基本只剩放一瓶水或一把卷尺的空间,后排只剩放一包香烟或一本书的空间。这样的设计非常不人性化,试想如果有婴儿这样的储物格奶瓶放哪?在夏天容易口渴的长途跋涉水瓶放哪?都放座位上或夹大腿吗?
说完空间和舒适性来说天天开车很少留意的功能。驾驶左侧后视镜虚线、后视镜加热功能。
很多人会留意到有些车子左侧后视镜有条虚线,右侧却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虚线以外是后视镜的盲区,就是虚线以外是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虚线内侧才是驾驶员的视野范围,虚线的设计能让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后方车辆。
而后视镜加热功能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下雨天加热除雨水的,其实加热只是一个除雾的功能,里面的加热丝跟后挡风的加热丝一样起到除雾作用。并不是加热到能把雨水蒸发那么厉害,很多司机在下雨天打开除雾功能在行驶过程误以为把水蒸发了,其实是雨水在行驶过程往下流了。
当然,这除雾功能在南方的潮湿天驶入地下车库和隧道时还是很实用的。
胎压监测
胎压监测分为间接式和直接式两种。
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大部分车子都是间接式胎压监测装置,它是利用汽车ABS刹车系统上的速度传感器来比较四只轮胎的转动次数。
就是当某个轮胎的气压降低时或升高,车轮的滚动半径会变小或变大,导致其转速比其他车轮快或慢,通过比较每个轮胎之间的转速差,达到监测胎压的目的。间接式轮胎报警系统实际上是依靠计算轮胎滚动半径来对气压进行监测。比如说有一个轮胎胎压2.3以下了,其他三个胎压2.5这样它就会报警;或三个轮胎胎压2.5,一个胎压2.6以上它也会报警。
这种胎压监测的缺点就是驾驶者无法得知具体是哪个轮胎胎压问题,还有就是在四个轮胎胎压同时降低或升高也是无法监测到的。
直接式胎压监测装置是利用安装在每一个轮胎里的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轮胎的气压,利用无线发射器将压力信息从轮胎内部发送到中央接收器模块上的系统,然后对各轮胎气压数据进行显示。当轮胎气压太低或漏气时,系统会自动报警
厂家自带的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能透过行车电脑感知到,也直接让驾驶者能从仪表盘直观的看到四只轮胎胎压数字,从而实时了解到四个车轮的真实气压和轮胎温度状况。
直接式胎压监测也可自己通过购买加装,市场价格在200到500不等。